星空(中国)官方网站 - 欧洲杯见梦想、体育见真情

星空中国体育网站【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平行论坛: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小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4-08-13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筑未来教育新生态,中国自动化学会将于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3-2024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为主题,多维度、大视角探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与策略,探索智能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打造教育新生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设置七场平行会议,其中“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行论坛”邀请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共聚一堂,展开新时代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新理论、新模式、新科技、新思路等话题的探讨,凝聚业内共识、推广优秀经验,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献言献策。

  教育强国建设是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教育创新的抓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

  熊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科技课指委副主任,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Frontier of Computer Science》联合主编。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曾任国家863计划智慧城市首席科学家,曾任国家金卡工程专家、国家金财工程专家、国家专家,曾任国家教委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共政策委员会主任。曾任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是“人工智能+”行动的基础,针对中小学生基本认知能力,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感悟人工智能对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到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索创造中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体验中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开发体现新课标所要求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和配套的活动手册,符合信息科技新课标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王万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杰出教师。现任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负责人、首批人工智能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市政府参事、杭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大数据》编委会副主任。主持国家863、国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省重大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人工智能导论》、《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人工智能通识教程》、《物联网控制技术》等新形态教材,其中,《人工智能导论》(第5版)获首届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目前人工智能处在第三次热潮,大模型在许多应用领域形成了落地成果。在此形势下,中小学教育如何应对?在本次报告中,将简介人工智能的近期发展,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利弊,以及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展望。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智能交通及气象预测。至今发表论文200余篇,连续两年(2022、2023)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著有《人工智能极简史》,该书获19届文津奖提名图书,并入选2024年中国好书六一专榜和清华大学2024年暑假推荐书单。著有《爱犯错的智能体》,该书获我国科普创作领域最高奖,即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

  技术正在驱动各级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探索技术如何定义新教育范式是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分析教育,提出了一个五字母模型来描述教育的最简过程。然后讨论了ABCD四方面技术如何改革教育的五个方面,五个字母中每个分别表示一个方面。最后,发现并讨论新范式的例子,其中包括拟人辅导系统、机器人老师、智能作业系统、元宇宙学习设备、远程混合教学等。

  余新国,华中师范大学卧龙岗联合学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研究中心教授。IEEE和ACM的高级会员,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兼职教授,湖北省智能科教研究会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数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软件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教育技术、教育机器人、多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方面。已发表 170 多篇研究论文。多个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和客座编辑。曾担任 30 多个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程序主席或主讲人,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国际会议的创始人。

  基于人大附中多年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施经验,解读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模型和六大组成要素,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袁中果,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实践导师,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导师。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的在对教育赋能,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属性,学校如何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是很多学校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从北京二中的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在学科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工具,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课程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培养未来的人工智能人才。

  高凯,北京市第二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全国十佳科技教师,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 中国青少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普及专委会副秘书长。曾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曾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0余篇,主编书籍5本。

  1.【亮点全解析】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3-2024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亮点抢先看!

  2.【重要通知】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3-2024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通知

  3.【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重磅嘉宾抢先看,精彩不容错过!

  4.【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平行论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项目教学与产教融合

  5.【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特邀报告】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AI赋能教育的知识生产与创造力培养

  【CAC2024】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投稿系统正式开放!敬候您的来稿!

  【重要通知】关于开展中国自动化学会“才聚学会·梦想起航”青年会员风采展的通知星空中国体育网站

<